Thursday, March 11, 2021

彭學斌《矯情之歌》

 


聽彭學斌老師唱歌,會有種想和他談戀愛的感覺。
也許是因為他的聲線很乾淨,聽起來舒服又溫柔,有好好被珍惜的感覺。
(我也好想問自己,為什麼投入在歌手歌聲的感情比投入在歌曲意境更多。汗~)

彭學斌這個名字,稍微有注意幕後創作者的人,大多數都會聽過。
他寫過太多膾炙人口的好歌,如《天后》、《崇拜》、《伯樂》、《暗戀》、《愛情不能做比較》...
這麼重量級的大咖,卻很平易近人。
老師的social media不常更新,但是從和朋友網友的互動中來看,他是很親切且謙虛的。
網上能找到的訪談不多,最近他推出了自己的創作專輯《矯情之歌》,才在YT看到了兩個關於老師的訪談。
老師還會留言謝謝大家給自己的鼓勵,真是好溫暖的一個人啊。

今年一月知道老師推出《矯情之歌》,馬上成為我近期每天循環播放的專輯。
其實專輯裡有一半的歌,我沒有聽過原唱的版本。(真的太多年沒聽歌了)
但是不愧是自己的創作,原創唱起來就是那麼動聽。
《蜿蜒》讓我有一種揪心的感動、意外地喜歡輕快的《催淚彈》、越聽越不能自拔的《一步距離》。
每一首都好喜歡,要選一首最讓我感動的,那一定是《蜿蜒》。
尤其是副歌合聲的部分,有種雞皮疙瘩的感動。

能寫出這些歌的人,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的?我常在聽了一首好歌後默默思考。
90年代末,當時馬來西亞樂壇紅極一時的光良品冠、年少之島、張智成、梁靜茹在年輕人中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創作熱潮。
當時彭學斌推出了《我找彭學斌》。
裡面有一首1999年以EP發行的《鹽》,讓我印象深刻。
裡面的《裙子青蛙》、《我胖了》,都是一些比較特別的清新作品。
那個時候開始,彭學斌這個名字在一些嘗試創作的年輕人群體裡開始廣泛流傳。

於是小鎮某個熱愛創作的團體,就把彭學斌請來開了一場小型的歌友會。
我還記得歌友會是在一個茶坊裡進行的。
雖然空間很小,但是坐在彭學斌老師前面的,都是愛音樂的淳樸小鎮青年。
十幾歲的我,就這樣近距離地看著老師彈彈唱唱。
我記得那時都不敢盯著他看,因為他笑著說了好幾次:“你們怎麼就這樣看著我傻笑。”
現在想想,老師當年也不過20幾30歲吧。

這張專輯,我一定會好好珍惜。

珍惜的,是回憶、是那些美好單純的時光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